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跨文化研究
黄蓉孔琼马婷
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
Abstract: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是中国外宣翻译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非物质形式存在的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是先辈智慧的结晶,是文化的积淀,其最显著的特征是民族性的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了国家的传统,更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的骄傲。作为世界上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最多的国家,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外宣至关重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英语翻译的跨文化研究有利于中国人对文化有更深的领悟,提醒我们身上肩负的责任,同时引领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大舞台。
- Series:
(A) Mathematics/ Physics/ Mechanics/ Astronomy; (F) Literature/ History/ Philosophy
- Subject:
Chinese Language
- Classification Code:
H059
- Mobile Reading
Read on your phone instantly
Step 1
Scan QR Codes
"Mobile CNKI-CNKI Express" App
Step 2
Open“CNKI Express”
and click the scan icon in the upper left corner of the homepage.
Step 3
Scan QR Codes
Read this article on your phone.
- Download
- Online Reading
- AI Summary

Download the mobile appuse the app to scan this coderead the article.
Tips: Please download CAJViewer to view CAJ format full text.
Download: 638 Page: 178+180 Pagecount: 2 Size: 101K
Citation Network
Related Literature
- Similar Article
- Reader Recommendation
- Associated Author
- [1]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探析[J]. 赵瑜. 校园英语. 2015(08)
- [2]关于“语言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思考[J]. 薄守生. 汉字文化. 2007(06)
- [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语言保护:现状与对策[J]. 孙春颖.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5)
- [4]濒危语言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以居都仡佬语为例[J]. 姜莉芳.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1)
- [5]女书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几个问题[J]. 刘双双,李庆福.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0(06)
- [6]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的濒危语言[J]. 黄龙光.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6)
- [7]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阈下方言保护的思考——以河北为例[J]. 耿延宏,潘桂娟.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1)
- [8]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修辞学阐释[J]. 牛乐. 民族艺术. 2025(01)
- [9]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游走在译与写之间[J]. 郝晓静.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6)
- [10]跨文化意识下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研究[J]. 张楠楠,杨梦溪. 考试周刊. 201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