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Network Node

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视角下《儒林外史》空间隐喻俄译研究

张红敏

大连外国语大学

Abstract: 《儒林外史》作为18世纪诞生于中国的优秀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其主要内容生动描绘了无数受科举毒害和被市侩熏染的学者的灵魂,为读者展开一幅广阔而又真实的中国社会历史图景,当选中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同时,又是广泛流传于国外的中国典籍之一,其中的讽刺艺术以及所具有的中国清代社会人文特色,深受外国读者的喜爱,美国、日本、俄罗斯、越南、德国、捷克斯洛伐克等国都于上世纪30-50年代对《儒林外史》进行了全译。俄文全译本由1959年Д·沃斯克列辛斯基(ВоскресенскийД.Н.)所译,一经出版立刻得到了俄罗斯读者的好评,被称作是中国版“死魂灵”。该作品带领俄罗斯读者走近中国的十八世纪,品味中国传统儒学。国内外学者对《儒林外史》均颇有研究。就俄罗斯学者而言,对《儒林外史》的翻译与研究可以追溯至20世纪20年代,1929年俄罗斯著名汉学家伊万诺夫(ИвановА.А.)翻译了《儒林外史》前八回并发表了系列研究论文,1959年Д·沃斯克列辛斯基首次翻译并出版了《儒林外史》全五十五回的俄文译本,此后,苏联汉学界对该著作的研究大大增加,但研究多是从作品的思想内容、文学创作手法、人物分析等角度出发,代... More
  • Series:

    (F) Literature/ History/ Philosophy

  • Subject:

    Art Theory; Foreign Language

  • DOI:

    10.26993/d.cnki.gslyc.2022.000079

  • Classification Code:

    H35;I046

Tutor:

任雪梅;

Retraction:

俄语语言文学

QRcode

Download the mobile appuse the app to scan this coderead the article.

Tips: Please download CAJViewer to view CAJ format full text.

Download: 868 Page: 54 Size: 654K

Related Literature
  • Similar Article
  • Reader Recommendationr
  • Citation Network
  • Study Results